水生态修复与构建


概要: 内源污染主要因为沉积物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在缺氧或者厌氧环境下向水体持续释放,诱导浮游植物暴发性生长繁殖,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紊乱,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就会日趋恶化。

水生态修复与构建

水环境应急治理技术

 

内源原位治理(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微生物菌剂)

问题:内源污染主要因为沉积物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在缺氧或者厌氧环境下向水体持续释放,诱导浮游植物暴发性生长繁殖,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紊乱,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就会日趋恶化。传统治理方式主要是清淤,但清淤仅短期有效,长期效果不明显,且对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尤其是珍惜、濒危物种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解决方案

超纳米复氧改善底泥生境抑制底泥释放

将高浓度氧气以过饱和形式溶解于水中而不产生气泡,然后大规模地将这种高含氧的水直接输送至水体中缺氧最严重的底泥上方,以一层含氧量极高的滞水层覆盖底泥,耦合生化-物化过程,改善水体及底泥微生物菌群分布,加速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阻断有机物、氮、磷、有害金属等污染物从底泥向水中转移的路径,控制内源污染,有效降低COD、BOD、氨氮、总氮、总磷、有害金属等污染指标,

投放高效微生物菌剂加快有机质降解

在底泥污染严重区域投放高效微生物菌剂先期降解底泥,在富氧条件下,诱导土著微生物菌群活性恢复,实现自身的增长繁殖,同时实现污泥的好氧降解,实现污泥的无机化、减量化、固定化,

 

▼方案优势

1.不破坏原有生境,最大程度保证生物多样性

2.无需工程手段清淤,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3.相对于清淤项目整体工程量及费用降低50%以上,也避免了清淤底泥的二次污染,

 

▼河湖生态修复

 (水生动植物+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

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应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

微生物以及生物栖息地的自然环境。

 

▼水体生态循环示意图

 

水生植物调控技术

 应用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常见沉水植物有:苦草、菹草、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小茨藻、金鱼藻、眼子菜等。

 

▼常用的浮叶植物

水生动物调控技术

水生动物一般包括底栖动物、鱼类和浮游动物等。

鱼是水生食物链的最高级,在水体内藻类为浮游生物的食物,浮游生物又供作鱼类的饵料,使之成为:菌→藻类→浮游生物→鱼类的食物链。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资源,取得水质净化和资源化、生态效果等综合效益。

 

▼水生动物生态位示意图